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澳门新葡京app是河源市人民政府2008年投资4.5亿元,采用新建澳门新葡京app与河源市工业学校迁址新建项目合二为一的方式,建设的全日制三年制中职学校。隶属于河源市教育局管理,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纳入全省统一管理。
学校位于河源市东环路东江教育基地,校园内绿树滴翠,芳草如茵,建筑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景色怡人,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学校占地面积40万㎡,建筑总面积13.55万㎡。在校生达到10000人,教职工476人。
经过全体师生13年的努力奋斗,我校获得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化艺术教育百强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育信息化科研重点实验单位、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千所省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
二、建设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坚持先行先试、高位推进,把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初步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2020年10月,教务科起草了《澳门新葡京app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向全校教师公开征求意见,正式启动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工作。
同月,教务科组建了学校课程思政研究小组。研究小组坚持思想引领、育人为本、教师为体、创新为魂的工作理念,自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全校教师参加相关研究活动。开展课程思政研究课、思政课国家新课标落地示范课;开展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学习体会征文活动;课程思政学习经验交流会;课程思政说课比赛;十余次线上培训等活动。
在学校的支持下,课程思政研究小组在政策、经费和条件等方面保障有力,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分享、展示、培训、研讨等活动的良好基础和支撑能力。
三、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一个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播知识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7年,教育部党组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政策彰显了有关部门对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要求我们中职学校要树立“课程思政”核心理念,从“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出发,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所有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可行性
1.满足基本条件
我校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建有功能完备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和稳定的企业校外实训基地,且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企业职工培训等。
中心负责人骆渊是河源市直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河源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员,作为《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负责人在2021年上半年成功申报广东省中小学中职学校思政课优质课程建设,荣获2020年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案例项目)一等奖,主编教材《心理健康》荣获2019年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征集活动(著作类)二等奖。中心成员徐炬主编的教材《汽车机械基础》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职部分),汽车专业带头人。陈梓菲为市级教研员,参与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工作,高级讲师,学前教育专业带头人。杨帆为学校图形图像工作室负责人,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带头人,2019年9月2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被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产品设计专门委员会聘为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产品设计专门委员会委员。潘楚加是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负责人,在2021年获评“南粤优秀教师”,电子技术专业教师。曾宪基是学校信息技术工作室负责人,河源市信息技术专家库成员,在2019年获评“南粤优秀教师”,公共基础课程数学教师,高级讲师。韩锋平是学校创文工作室、家长学校负责人,在2015年获评“南粤优秀教师”,高级工程师。钟燕龙是学校团委书记,河源市党员先锋青年讲师团讲师;河源市中学共青团导师团导师。管小青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高级讲师。其他成员为专业带头人、学科组长或骨干教师。是一支年青、有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
2.具备建设基础
2020年,我校在教务科的牵头下,成立了课程思政研究小组,正式启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教师已经初步形成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具有一定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有良好的基础和支撑能力。2021年上半年,我校49名教师参加河源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15名教师被选拔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得三等奖4项,其中陈梓菲团队的获奖作品参加了国家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作品遴选。我校师生参加广东省中职生技能大赛21个赛项的比赛,获得二等奖5项,三等奖15项。
3.具有思想觉悟
教师除了在专业上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外,在思想政治方面也应有过硬的水平,才能在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功能,担当起“立德树人”的岗位职责。
多年来,澳门新葡京app党建工作扎实,秉承“听党话 跟党走”的信念,保持着谦虚谨慎、扎实肯干、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并作为我们的传家宝融入到立德树人全过程,师德师风良好。
四、建设思路
按照“分类指导,落细落实”的原则,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实现“门门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课程思政育人格局。
结合专业(群)特点,按专业大类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价值理念和思维方法,深入挖掘各自思政元素。
依据课程类别,分别打造示范课程。专业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特色深入研究育人目标,重点深度挖掘与提炼充分体现专业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的课程,培育示范课程。公共基础课程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和认知能力的示范课程。
落细落实,将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设计、教学手段与方法、课堂教学环节、教学评价等方面全面落实;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五、建设目标
通过中心的建设达到课程思政改革覆盖学校各专业,覆盖到每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产出一批与课程思政理论、实践相关的研究成果;形成学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特色做法、多种课程思政改革模式;探索符合课程思政改革一般规律的典型经验,可在全省中职学校同类专业或课程中推广运用。
六、建设内容
形成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名师培育、课程建设、示范课堂等标准或指南,一体化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改革。
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指导和有力推进学校、教师不同层面的课程思政建设,并在校内外形成示范辐射效应。建成一批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建有宣传展示数字化平台,并开展推广共享。
开展常态化的课程思政建设教师交流、观摩和培训活动,汇聚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合力,积极推动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整体提高。
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学校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教学部、教师的绩效考核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七、建设计划
(一)示范建设阶段(2021.9-2022.8)
1.成立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李雄伟直接领导,分管校领导刘翠梅具体负责,教育教学相关科室为成员,教务科具体指导中心开展工作。
2.课程思政中心成员分为四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课程思政理论研究、课程思政实践探索、课程思政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课程思政研究成果宣传推广。
3.形成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名师培育、课程建设、示范课堂等标准或指南。
4.深入挖掘提炼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思政功能,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程摸底。
5.每个专业遴选2-3门课程完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专业课“课程思政”,尽可能选择能够突出学科建设和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该门课程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以突出示范意义。
6.每门公共基础课完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
7.每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教学团队不少于3名教师,其中1名为思政课教师。教学团队应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8.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每学期召集学科及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团队负责人围绕课程思政开展交流研讨不少于2次,针对示范课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和困难进行专题讨论。
9.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每学期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教师交流、观摩或培训活动不少于2次。
10.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验收主要标准如下:
(1)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要求。
(2)修订专业课课程标准。新标准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评价思政渗透的教学成效,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3)制作新教案(新课件)。根据新教学大纲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教案(新课件)。
(4)提供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形成示范课程建设典型经验。提供本课程课堂实录、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可体现改革成效的材料。
11.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微视频、新媒体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课程思政建设氛围。
12.根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成果,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团队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教学团队的基础上评选出若干名思想政治课教学名师、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团队。
13.开发课程思政宣传展示数字化平台,主要模块包括教学资源库(包括现有资源和挖掘的资源,例如媒体报道和历史故事、典型案例、先进人物等)、示范项目资源库(包括示范课程、名师、教学团队等)、教案资源库(包括课程思政课程教案)、交流资源库(包括培训、论文、对外宣传讲座等新闻)等,共享优质资源。
(二)提炼推广阶段(2022.9-2023.8)
1.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各教学部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方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名师、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团队的示范带头作用。
(1)开展专业示范课程教学观摩,以示范课程为典型,逐步推广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到其他课程。
(2)充分运用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就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加强互动交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引领融入到每一门课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课程教案、授课过程、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
(3)开展教师课程思政设计大检查活动。检查课程思政育人设计内容、实施效果,巩固课程思政建设成果,表彰奖励课程思政建设优秀课程。
2.评选课程思政年度“十佳”教学设计,进行表彰。
3.组织全校性课程思政说课比赛,以赛促建促教。
4.强化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并在日常培训中体现思政教育元素。
5.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每学期开展全校性教师交流、观摩或培训活动不少于2次。
6.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学校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教学部、教师的绩效考核内容。
7.推进课程思政宣传展示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向校外推广课程改革经验和特色做法。
八、预期成效
(一)预期成果情况
1.形成系列规范性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文件。制定《学校课程思政实施办法》、《关于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通知》和《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指南》等。
2.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运用于人才培养中。立项建设1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成果运用于专业人才培养中。
3.结合专业与课程特点形成一批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年度“十佳”教学设计,进行表彰。
4.改革探索成果固化在论文中发表。预计在省级以上正规刊物发表相关论文30篇。
5.系列实践成果转化为教改课题。如《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实践研究》成功申报市级教改课题;市级课题《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整合客家音乐元素的实践研究》进入结题阶段。
(二)预期使用情况
中心深入研究课程思政相关问题,破解难题,将研究成果积极用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建设成果由校内推广至校外、乃至省外。
顶层规划学校课程思政的系统建设,建章立规范。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实施方案等文件,厘清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与任务等;推广中心研究成果,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6门,评选表彰年度“十佳”教学设计,建设宣传展示数字化平台等,有效引领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
指导教学部课程思政教学。通过教学部工作例会、专题工作会议等在建设理念、内容、要求、方法等方面,指导教学部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引导教师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研究与教学能力。开展校内教师研讨会、协同思政教师开展备课会、建立课程思政研究课题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研究能力。
开展培训交流辐射同类学校。通过组织师资培训以及课程思政宣传展示数字化平台,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同类中职学校。
九、保障措施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把课程思政纳入党委会专题研究日程,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有效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一)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明确负责人和重点任务。
(二)独立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出台《学校课程思政实施办法》、《关于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通知》、《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指南》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日常管理制度》等文件,让课程思政工作扎实落地。
(三)建立专任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制度,培养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能力均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
(四)学校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选址建立办公场所。使用面积不低于30平方,包含会议室1间,办公桌10张,台式电脑2台,空调1台,教学用一体机1部,配置互联网。
十、经费预算
建立课程思政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学校每年投入不少于20万元用于研究中心场地建设、教学团队调研培训、教学资源建设、建成及维护课程思政宣传展示数字化平台等。